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心理學會

展望論壇紀錄 - 台灣心理學的社會責任

作者 - 曾幼涵副秘書長


論壇(二)台灣心理學的社會責任


承接上午論壇的「尊異謀同、齊心共進」,下午論壇一開始,即是探討台灣心理學家的「社會責任」。主持人周泰立老師特別強調,當今台灣的心理學家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心理學的研究更符合社會的需求,以善盡社會責任。周老師邀請的四位與談人,非常有默契地從不同面向切入此議題,讓這場論壇的討論相當豐富。


首先,吳宗祐老師直指當前迫切的社會議題,包括:Covid-19帶來的職場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相關研究議題。例如,在疫情方面,在家工作(WFH)帶來的社會孤寂感、組織的監控需求、如何建立更適當的WHF工作型態與管理、疫情帶來的壓力與健康議題、以及醫護人員的染疫擔憂等;而在高齡方面,高齡退休後的生涯規劃、如何為需照顧家中長者之員工建立友善工作環境、如何減少職場的年齡歧視…等等。聽吳宗祐老師的演講時,你可以聽到十數個現成的具體研究議題,似乎也可想像一篇篇論文陸續產出,顯示吳老師毫不藏私地將其所思考過的重要研究議題分享給大家,此舉已充分體現了心理學家之社會責任。

相較於吳宗祐老師致力於「學術研究之責任」,黃從仁老師則著眼於學者對「普羅大眾」之社會責任。黃老師常面臨一種兩難情境:是否要涉入公眾媒體,以傳達正確科普訊息予民眾?抑或低調一點,僅專注於學術探究,以免遭受到「薩根效應(Sagan effect)」?「薩根效應」是指:當投注太多心力於科普的傳播時,在學術界會遭受汙名化之後果。他呼籲學界可正視此議題,讓心理學家在安心做研究的同時,也能善盡傳達科普訊息予大眾之義務。黃從仁老師這次還順道帶著一家四口來新竹踏青,這場論壇一結束,他隨即離開會場陪伴家人,但仍以遠距方式參與後續論壇,直到結束;可感受到年輕心理學者擔負著多重角色的忙碌與甜蜜。

接下來,鄭中平老師將社會責任的思考回歸到「何謂責任?」的哲學問題,並提出一連串的問句:「若是責任,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嗎?」、「可以等我們準備好再做嗎?」、「當別人不重視時,我們還需要做嗎?」;話鋒一轉,鄭老師又拋出其他的提問:「責任是心理學家單方面的認定嗎?還是需要傾聽社會的需要?」、「我們是在談心理學家個別的責任、還是整個心理學界的責任?」這些沉重的提問讓台下聽眾陷入寂靜的沉思;而從鄭老師嚴肅的表情中,可感受到其急切的心情:社會責任豈只是憑藉學者們的個人愛好而為之?希望能喚醒象牙塔內心理學家們的良知。

這場論壇的最後,是由學會理事長汪曼穎老師做出總結。汪老師以「社會責任的實踐」來回應方才鄭老師的提醒。首先,汪老師以數據呈現歷年來,台灣心理學界培育了多少的學士、碩士、博士、心理師;除了培育人才的「數量」,汪老師更強調「品質」。於是,她分享近五年來,帶領著心理學界的晚輩們,走入社區、發掘都會熟齡族之需求、並根據需求來提供心理學專業之輔助;而心理系的學生們也跟隨著老師的步伐,實際走出象牙塔,其學習到的不只是心理學知識,更是心理學專業在社會上的應用與責任。如何「落實社會責任」?汪曼穎老師的「實踐」,提供了非常具體可行的典範。

這場論壇的四位講者分享完畢後,觀眾席中的陳建安老師走到台前,勇敢地分享了他對於社會責任議題的思考;陳老師認為,社會責任的根本在於Adler所提的「社會興趣」,若能培養心理學家對於人類福祉具有積極的興趣,則自然可去擔負起社會責任。陳建安老師的提醒很有趣,他讓我們看到:談社會責任,心理學家或許會感受到壓力;但若轉換成社會興趣,那就變成自發的內在動機了。


論壇二相關附件 (僅供檢視):


24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第56屆新任理監事選舉開票結果

台灣心理學會第56屆新任理監事名單 理事名單(應設15人,以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 吳嫻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李季湜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李怡青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林君昱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 姜忠信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孫蒨如 ...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