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幼涵副秘書長
台灣心理學會成立至今已滿六十年,2022年3月12日,我們在一所自然環境清幽、而教學設備先進的玄奘大學,舉辦了「台灣心理學會60週年:心理學展望論壇」的活動;承蒙「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全體師生的大力協助,活動圓滿落幕。這一天,可謂眾星雲集,深具影響力的學者們心繫台灣心理學界未來更健全的發展,紛紛道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期許、也不免帶來衝突。然而,這樣的衝突卻激撞出革新、前進的動力。以下,我們回顧整理這次論壇的重點,以及一些幕後花絮。
論壇(一)台灣心理學的尊異謀同、齊心共進
主持人陳學志老師一開場,就對台灣心理學界提出頗為犀利的評論:「台灣心理學界的老師們,比較少團結一致,卻各自像珍珠閃耀。」為這場論壇主題做出註腳。他也刻意安排了「認知神經」與「本土」,以及「諮商」與「臨床」這樣衝突領域的對話,他期許的正是:如何不分領域、攜手並進?
吳嫻老師的分享,正好符合了這一場論壇的「齊心共進」之精神。吳嫻老師雖然以認知神經科學為其專攻領域,但她努力與不同的專業合作。例如,她分享自己研究「美感經驗與大腦活化的關係」,並以東方書法的美感經驗為主題來進行探究。過程中,吳嫻老師得虛心求教藝術相關的專家,同時,她對於美感的研究結果卻也能提供藝術領域不同的思考。這樣的研究可謂科學與藝術、西方與東方的結合。有趣的是在後來座談時間,台下的黃光國老師提出這樣的研究取向較缺乏完整的方法論作為後盾,黃老師的不同觀點反而讓吳嫻老師更覺得需要交流。所以在論壇(一)結束後,原本預定要先離席的吳嫻老師反而笑說「我決定待到最後再走了,因為好想聽聽黃光國老師的想法」。以虛心態度與不同領域觀點進行交流的吳老師,讓我們看到心理學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反思能量。
李維倫老師則對於台灣心理學界如何「尊異謀同」,分享了自身的衝撞經驗與嚴肅看待。學成歸國後,李維倫老師一直採取質性研究的取向;在心理學界,質性研究並非主流,但是李老師卻勇於挑戰,他將論文投稿到「中華心理學刊」,在被打槍之後,他慎重地與學刊主編討論:「若說質性研究並非此學刊可接受的取向,為何刊出的論文中,引用質性研究卻沒問題?」最後,李維倫老師成功讓自己的質性研究刊載於中華心理學刊。李老師提醒大家,心理學界「趨同排異」的現象,在方法學上對於質性研究的排擠可看出端倪。此外,他也提到「正念」雖源自於東方禪宗,但是竟然是在美國流行之後,才被台灣心理學家重視的怪異現象,認為台灣心理學未來仍需努力的是:擺脫殖民的心態。李老師對於台灣心理學界的mindset做出了深刻的提醒,值得大家反思。
接下來,則是徐西森老師與吳進欽老師分別就諮商心理領域與臨床心理領域進行分享。在建立證照制度後,「諮商與臨床」可說是目前台灣心理學領域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領域,一般人往往不覺得兩個領域有什麼差別,但是兩個領域給人較少交流的印象,這也是為什麼陳學志老師希望促成兩者間的對話。徐西森老師在分享時,就展現出諮商心理師對於人的關懷:他知道一整天研討會的「久坐」對於健康的弊病,因此帶領大家做了幾個伸展,也的確有提振精神的功效。此外,對於諮商與臨床的差異,徐老師以執業範圍來說明:兩者的差異並不大,亦不覺得兩領域的老師有溝通上的困境。吳進欽老師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在醫院心理師將近飽和之際,臨床培育的學生也開始走入社區,將來臨床與諮商心理師必然要攜手合作、截長補短。此外,吳進欽老師也看到台灣心理學不同領域發展上的失衡—學生們一窩蜂投入諮商與臨床,卻使得更重要的基礎領域乏人問津,並呼籲正視此問題。
第一場論壇在講者依序報告後,在座談時間帶來了廣泛的回響,除了現場近一百位聽眾,線上參與的一百五十位聽眾當中,也有人發問。會後,與會聽眾相偕到會場外,在世尊證悟的菩提樹~之孫子樹下合影。如同汪曼穎理事長在今天論壇的開場所說,心理學與佛教的類似之處,都在於「具有利他的理念」;菩提樹下的合影,願能提醒大家秉持初衷,為心理學未來的發展同心協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