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心理系 許文耀 謹誌 2020/11/25
柯永河老師於1949年進入台大心理系就讀,也是該系第一屆畢業生。1954年被聘為台大心理系教員,1958年經由台大精神科主任林宗義教授向世界心理衛生組織的大力推薦,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1960年拿到博士學位,成為國內第一位臨床心理學博士。於其間,柯永河老師在台大醫院從事臨床工作,並在台大心理系開設心理診斷與心理治療。
因此,柯永河老師被國內臨床心理學界封為「台灣臨床心理學之父」。
柯永河老師的學思歷程可分為以下幾點來說明:
編製測驗與應用。於此階段,柯老師於1970年之前發展的注意力測驗,1974年出版的柯氏性格量表(KNHQ),1996年出版的健康-性格-習慣量表(HPH)等,以及融合班達測驗、智力測驗、羅夏克墨跡測驗,現已成為國內精神科必備的心理衡鑑之心理測驗。由於柯氏性格量表在學術及實務上的卓著貢獻,讓柯永河老師獲得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
心理治療專書出版。為了使國內研讀臨床心理學的學生有教科書,柯老師於1978年出版了臨床心理學,1980年出版了心理衛生學(上冊-理論部分)、1985年出版了心理衛生學(下冊-理論部分)、心理衛生與治療(上、下-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等書。
習慣心理學的萌芽與開展。柯永河老師是第一位開創臨床心理學本土理論的學者,他利用習慣理論整合心理衛生、心理診斷與心理治療,而於1994年出版習慣心理學-寫在晤談椅上四十年之後。1997年出版習慣心理學(歷史篇)、2001年出版習慣心理學(辨識篇)(上)(下)-習慣的進化、發展與衰退。
夢的心理學。柯永河老師擔任台大榮譽教授時,有感於學生提問:「為什麼台灣心理學界沒有人研究夢?可是夢卻是人常見的現象。」,因此藉由開課的過程,整理有關夢的資料,而於2019年出版「夢的心理學」。目前,柯老師正努力出版第二本有關夢的心理學的書籍。
1979年柯永河老師擔任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第二十二屆理事長,順利推動「精神衛生法」,而使臨床心理師成為精神醫療團隊的必備專業人員。1990年擔任中國心理學會(現更名為台灣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執行長之後,致力推動臨床心理師法,而於2001年成立「心理師法」,而使臨床心理師具備專業證照。由此可見,柯永河老師對台灣臨床心理學界的貢獻非常顯著。
整體來說,柯永河老師一生貢獻於臨床心理學,除了提拔不少的人才,以及近200篇的著作,最可貴的是,他以他的習慣理論貫徹於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身體力行,而且助人無數,值得為學術界效法學習的楷模。
Comentarios